页面

显示标签为“妞妞世界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显示标签为“妞妞世界”的博文。显示所有博文

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

这一天~

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天过程中,都会发生一些事情.
有些事情是重复上演,有些事情会让做妈妈头疼不已,有些事情会让人哭笑不得,
有些事情让你顿时变成愤怒鸟.

有一些事情是看起来很琐碎,但却让你留下深刻印象....

这一天发生四件小小的事情:

(一)场景:广场内一间书店内

一踏进书局内,妞妞自然往前直走到尽头的中文部.她眼望前方有个似同龄的小女孩捧着一本书,坐在一张小木椅上,她一个箭步就走上前,连一声招呼也没打,一屁股儿就与女孩坐在一起.女孩和女孩父亲愣了一会儿,妞妞则显得非常自然,笑笑.

我尴尬笑说:呵呵,要跟妹妹一起坐哦,跟妹妹say hello.妞妞还是没有打招呼.女孩父亲也笑说同样的话,最后抱起女孩说去找妈妈.(妞妞只是喜欢接近同龄的女孩,方式过于直接)

(二)场景:同样书局

用过午餐后,妞妞再次要进书局.一踏进去,自然往前直走,一看到有两个大人坐在小木椅子上,情绪开始爆发.我故作没理会,自个儿翻书看.果然,孩子跑来哭着说:"我要坐,我要坐.......".她不断重复说,我就试着说道理,诸如椅子是大家坐的,不可独自霸占之类的话.她还是不放弃,我就坐在地上,叫她一块坐下来看书.

她还是不情愿,说:"地上肮脏."我直说没关系,并马上拿眼前书架上的一本有趣绘本给她看,她才放弃争取,坐下来.(幸好孩子没有大声叫嚷)

(三)场景:家的厨房

一看到我准备弄晚餐,妞妞例常拿着小椅子前来瞧瞧.她看到碗内的蛋液,碗上摆着一幅筷子,手已开始有动作了.我心想:算了,这次就让孩子搅拌鸡蛋.妞妞说:"妞妞stir呀."我就点头,并不断提醒她慢慢搅拌.孩子真的慢慢搅拌着......

(四)场景:家的浴室

晚餐后,带孩子去冲凉,孩子高兴的说:"妞妞学美人鱼游泳....".孩子还没去过泳池.

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

爱上公园


近来常带孩子去附近大公园游玩,她喜欢玩滑梯.
不过,刚开始的时候,她要爸爸或妈妈抱着她到滑梯顶端,而且是牵着她的手溜下去.
然而,只要遇到同龄女孩或年龄稍长的姐姐,小妞会主动跟在她们后头玩.

我发现只要她着其他孩子玩,她的动作变得比较快,胆子也大一点.
举例,她爱玩的滑梯.除了有时要求我或爸爸牵着手溜下去,有时她只是看其他小孩溜,自己在旁瞧的开心或拍手.

今天,我们再去公园,或许公园的大朋友较多,小妞只是在滑梯旁站着瞧.后来,我们到另一个角落的滑梯,在那儿,小妞只是在梯子又上又下,没有溜滑梯.

直到她看到一个稍长的小女孩,小妞就跟着她玩,即使小女孩要回家了,小妞也跟在她后头走,几乎要随她回家.(已不是第一次这个样子).

接着,我们又到另一个角落滑梯玩,那里已没有小孩子了,小妞自个儿玩,正巧来约八或九岁女孩,小妞就显的比较起劲.看着大姐姐溜滑梯,也放胆玩,而我捉紧机会,慢慢放开她的手,让她自己溜下来.

而那位大姐姐也很配合,用眼神鼓励小妞,也陪着她溜.可惜小孩欢乐时光太短,已是晚上7时30分,大姐姐也要回家了,我也是时候要哄孩子回家.这也是我最头疼的事,不容易哄孩子回家,很多时候就是硬抱着她离开....

而她就是带着泪水回家....

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

追,跑,跳






老家前院的空間蠻大,足以讓孩子在這裡跑來跑去。
有時,我會陪着孩子在這空間活動,來個追,跑,跳。

孩子喜歡被人追,只要我在孩子身後作狀追她的樣子,嘴巴說:“追,追,追妞妞”,孩子就樂開懷,一直往前跑,不時回頭笑着望我這做母親。

有時候,我和孩子會模仿一些動物,例如學螃蟹向橫行走;學青蛙跳跳;學老鷹,展開雙手飛行。
坦白說,挺累的。不過看到孩子開心的笑臉,就忘記累了。

孩子是需要空間動動身子....

2011年7月11日星期一

來,來,來,一起背!

朝辭白帝....女兒接:彩雲間
千里江陵....女兒接:一日还
兩岸猿聲....女兒接:啼(不)住
輕舟已過....女兒接:(萬)重山

這是李白著的《下江陵》。


拜女兒所賜,為了念唐詩給女兒聽,買下一本唐詩繪畫本。
美麗的繪畫,再附上唐詩,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。
這本唐詩繪畫本共有十五首唐詩,有些是我熟悉及記得的,就是《夜思》,《春曉》,《清明》和《遊子吟》四首而已,其他都還給老師。

應該是從兩個月前,開始在臨睡前拿起這本繪本念給她聽。不過,她會先看圖畫內容,一一指出或詢問這是什麼東西。了解之後,才會聽或跟着我念唐詩。

無論是靜靜地或沒有十分專注聽,一日复一日,也慢慢取得一點效果。當我念某唐詩一半時,我會停頓,看看女兒會否接下去。大部分時候,她還可以接的下去,只是發音不太準。

話說,在一個夜晚,我又再拿起這本唐詩繪本念給女兒聽,不過那次只是隨手翻到哪一首,就念給她聽。大概念了五,六首唐詩後,我就對 女兒說:“念完了,可以睡覺了。”

女兒搖頭,手不斷在翻那本繪本,一直說:媽咪,媽咪....。我當時想了想幾秒,明白女兒的意思,我立即翻到李白的《下江陵》。為什麼?因為這首唐詩有我的名字,使她對這首唐詩留下深刻印象。


雖然起初我是帶有目地要念唐詩給女兒聽,就是專家們所說念三字經等什麼,可加強孩子的記憶力等。不過,我現在不會以這種刻意的目地教孩子背誦。隨兴的念,隨兴的聽,隨兴的背。

因為如此,我自己也慢慢會背十二,十三首唐詩,慢慢理解其中含義,《尋隱者不遇》,《答人》,《出塞》,《楓橋夜泊》,《憫農詩》,《下江陵》,《塞下曲》,《鹿柴》等。

2011年7月4日星期一

鞋子~貓巴士


孩子的第一雙鞋子,是粉紅色的,有別上蝸牛圖案的標誌,穿了一年之久。
看到孩子的腳慢慢大了,心想也是時候為她買雙新的,只是看到的鞋子,孩子不是搖頭說“不要”,
不然就是不肯試穿。

我不曉得孩子是對那雙舊鞋已有感情,抑或覺得是大人們硬要剝奪她腳上的鞋子,彷彿是要搶走她的最愛。

上週來到一間鞋店,終於選到一雙合她心意的鞋子~粉紅色涼鞋,別上一只可愛的小蝴蝶。我問孩子:要不要試穿看?有蝴蝶哦。孩子緩緩點頭,任我脫下她的舊鞋,換上新鞋。

她也聽從我的指示,站着讓我瞧瞧是否合適。我再詢問孩子:要不要這雙鞋子?她肯定點點頭。終於買到了她要穿的鞋子。

現在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見,所以要為她買的衣服,玩具或鞋子等,必須先徵詢孩子的意見,等她點頭了,才買下,好像是以忐忑不安的心在等“皇上點頭御準”。哈。

這涼鞋是孩子首次穿的,而舊鞋是有帶的,共同點是有露出腳趾。剛開始是孩子還不曉得如何穿,只是一味拿着涼鞋到處走,給人瞧瞧,連去老嬤家,也不忘着帶去。

在大人指導下,她學會穿上涼鞋,只是剛開始是以“拖着”方式走,慢慢的掌握訣竅,走得比較自然,可穿着跑,甚至跳。

我相信她會喜歡這雙涼鞋,因為它是粉紅色,以及有蝴蝶。

涼鞋旁是貓巴士(Catbus),是龍貓故事裡面角色之一。這個是為孩子買新鞋同一天買下的。本來孩子是看中小只龍貓
(這龍貓肩上有個黑煤,很可愛),只是龍貓一個小眼珠不見了,就是那麼一點點瑕疵。

只好退而求其次,買下可愛的貓巴士。

在同一天,孩子擁有兩個新東西。

我問孩子:誰買鞋子給妞妞?妞妞答:爸爸...給錢(媽媽選鞋,妞爸負責付錢)。再問:誰買catbus給妞妞?妞妞答:媽咪。

2011年6月17日星期五

唱唱歌>看看书>拼一拼


每个小孩睡觉前都会做些什么?
很多幼儿教育专家都会建议至少在幼儿睡觉前培养一个睡前仪式,读故事书或给看绘本.

我的孩子越大,睡前仪式的花样增加不少,弄到来已是接近午夜.
在孩子一岁时,我是唱歌给她听;接着,增加祷告部分.到后来,孩子会在房间内走来走去,摸东摸西.
等大一些,就会玩毛绒玩具或搬"家家酒"玩具到睡床,或是一些非玩具,如手电筒,润肤爽,塑料汤匙等.

现在呢?早前,孩子会捧着<床前明月光>唐诗绘本和<花豹第一次狩猎>故事绘本要我们两夫妻念,或要我们要解说绘本内图画为何物.

不久后,看完了这两本书后,她会唱一首非常简短的歌(不知是什么歌),跳下舞,等着我和爸爸的掌声,然后再给我们一个抱抱.接着,又再次重复唱歌跳舞抱抱的动作.

近来,就变本加厉,看完了书,唱歌跳舞后,再来玩拼图.

我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,孩子的睡前半场仪式会增加什么.但我知道,涂涂润肤霜是孩子睡前半最后一个仪式.

2011年6月7日星期二

孩子的日记~~公园

在阴凉的傍晚,带着孩子到附近大公园.抵达目的地,孩子显得特别高兴,直接走向滑梯.
孩子看到一个四岁的小姐姐正玩着滑梯,就一直跟着小姐姐走.小姐姐怎么玩,她也学着怎么玩.

小姐姐从高处滑下来,孩子在旁拍手;小姐姐让出一道滑梯给孩子,孩子主动说:谢谢,姐姐.
小姐姐高速滑下来,站在滑梯顶端的孩子轻声说:小心.而那位小姐姐也乐的与她玩.

我在旁观看,觉得有些欣慰,孩子有一点点懂事,对孩子的言教产生一些效果.
不过,最重要的是,孩子找到接近年龄的同伴,玩的更为起劲,也学着融入其他小孩子的圈子,也放胆爬高爬低.
孩子是需要玩伴,只要前来我家的表哥表姐,孩子会嚎啕大哭一番,我看了有些难过.

临睡前,我问孩子:
问:今天妞妞去哪儿玩?
答:公园
问:玩什么?
答:slide
问:跟谁玩?
答;姐姐

可见今日的公园游乐,深深烙印在孩子脑海中.


我心里是盘算着只要傍晚天气凉爽,一周内两天带孩子去公园玩,锻炼身子和小朋友玩.比较麻烦的是,孩子玩的高兴,较难哄她回家.

今日,我就抱起她整个人走向车子,孩子就"啊,啊"叫,还想要继续玩......

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

生活~教育

现在,市面上出版很多幼儿教育,幼儿右脑开发,发展智能等等书籍及学习教材.
坦白说,看到这些书籍内容,还挺头疼,还来不及教导孩子如何大,小便,吃饭,冲凉,穿鞋,
礼貌等生活细节,就要开始教ABC,123,背唐诗,三字经,阅读等.

孩子才两岁多而已,就要吸收那么多东西,我都觉得可怜.是,孩子越小,是很容易吸收知识,及学习语言.
然而,要这么小的孩子,可不可以让他玩的快乐之际,又有学习的机会?

目前,我不会刻意在一段时间一定要孩子乖乖坐下来听我的教导或阅读(孩子难静下心).当孩子玩家家酒时,我就陪她玩,趁机教孩子碗碟杯叉匙的英文名词,颜色.

当孩子从楼上走下楼梯时,我会扶着她的小手,口中念"123....",直到走完阶梯;看水果月历或相关蔬果的flash card时,我和孩子会假装吃蔬果,这时候就教她蔬果的中,英文名词;当她冲凉或为爸爸涂lotion时,就教她身体各个部位.

当与孩子玩的疯颠时,教她一些情绪,例如生气(最喜欢扮生气模样),快乐,伤心,哭,笑;当孩子涂鸦时,我就画花草动物,告诉孩子是什么动物.


看起来,好象都是整天教孩吗?当然不是,这些都只是花十分钟时间而已,因为我也有家务活做:)

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

說話~

這幾日在臨睡前,與孩子“小聊”一會兒。
孩子才兩歲大,還不會表達完整的句子,可是從她一個個單詞中串聯起來,就可明白大意。
與她聊天,是很有趣的事情,因為童言天真嘛。

三日前,就聊到探訪阿嬤的情況,對話如下:
我:有餵阿嬤喝水嗎?
子:有...婆婆妞妞....水....spoon(大意是婆婆握着她的手,用湯匙餵阿嬤喝水)
我:有餵姑姑喝水嗎?
子:有
我:那媽咪呢?
子:有(其實沒有)
我:你有餵媽咪喝水嗎?
孩子作狀喝水,發出“咕嚕咕嚕”聲音,然後滾去床的一邊,對我笑笑。


兩日前,就提到爸爸,對話如下:
我:妞妞想爸爸嗎?(孩子點點頭,大概示意有)
我:有想爸爸哦
子:想爸爸

在我感動之際,孩子突然說出我和外子的名字,我忍不住笑出來,孩子也笑。

昨日,例常教孩子四首簡單的唐詩,我拿着一個絨毛玩具(名字叫娃娃),當作是這個娃娃在背誦唐詩。

我發出娃娃聲音,背誦"靜夜思","床前明月光........",我念一句,孩子也跟着念一句。背誦完畢之後,
我就故意說:哇,娃娃好棒哦。孩子跟着說:妞妞好棒。

陸續背誦其他三首唐詩,我都說:“娃娃好棒哦”,孩子笑笑跟着說:“妞妞好棒”。

哈哈,這孩子....

今晚又會有什麼有趣對話,我還真期待:)

2011年1月20日星期四

兩歲的妞

小妞兩歲了,兩歲的孩子是個怎樣的人?
話多了,很會跑動,會要東西吃,有一點學習的慾望,
很會玩,愛唱歌跳舞,愛撒嬌,懂得找靠山......

這就是兩歲的小妞,開始讓我又愛又恨。
坦白說,這個時期的小孩,還挺不容易帶,
因為她不喜歡吃或做的事情,就很直接不吃或不做,
我這做媽媽的耐心,必須增加多100%,不然在她兩歲成長過程中,
一定會少不了喝罵聲。

看過一些書籍,都會提到零至三歲的孩子,是吸收力最強的階段,
因此父母必須趁此段教育孩子看書,背誦等。坦白說,我蠻認同這一點。

最近我開始教小妞一些英文單字,諸如她熟悉的bear,sheep,cake,dog,frog和duck。
每天我只是用一,兩分鐘的時間,重複教她這些單字。接著,會問她這個英文單字是什麼,
有時答的正確,有時也會弄錯。

只有那麼一次,她突然對着我寫英文單字的卡片,一一念出。就只有那麼一次,哈哈。
不過,我挺開心的,至少我知道她的腦袋有在吸收。

此外,她現階段也蠻喜歡玩拼圖。我買了一個內有4張拼圖給她,從最少的六片到最多九片。
剛開始拼時,她還蠻受挫,然而每天玩着玩着,就摸索到拼圖的技巧,結果很順利完成拼圖。

今年妞兩歲,到三歲還是一個很艱辛的過程,因為我必須在這階段盡力讓她吸收知識性的東西,
所以我今年得好好加油:)

2010年9月6日星期一

妞愛上瑜伽?

最近,小妞愛表演Yoga運動。當然,她不知道Yoga為何物,只知道當她做一些類似瑜伽動作時,大人們就會拍手贊“厲害”。

大人的掌聲和笑聲對小孩子而言是一種鼓勵和肯定,就像我們大人一樣也需要別人贊,自信心才會加強。

除了我偶會在小妞面前做簡單的瑜伽,她的姑姑也會向她做一,兩招式,包括大樹,就是金雞獨立,雙手向上的招式。

這個招式講求平衡,小妞當然沒法辦到,不過她整個人扶著牆,讓後“金雞獨立”,哈哈,樣子可愛極了。

還有一個招式就是“拱門”,她當然不知道招式名稱,也不曉得她從何處看到此招式,動作倒有一點像。當然,她沒法拱起整個身體上來。(我也還辦不到,骨頭硬了)

是的,她在模仿階段,只要看到大人們在笑或鼓掌內地,她會樂此不疲的“做給大家看”。

看着,看着,我覺得自己不能偷懶,要好好堅持至少10分鐘的運動給妞看,好好培養她運動的習慣:)

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

她所愛吃的水果~~

小妞的食量不大,但不至於會挑食。現階段,她還挺接受蔬果,諸如愛吃胡蘿蔔,花椰菜,馬鈴薯,番薯,清脆的菜莖。

水果方面,她的接受程度蠻高,蘋果,葡萄,木瓜,香蕉,甚至榴蓮都會吃。

不過,我這裡倒要提兩種水果,分別是圖中的百香果(左)和釋迦。

這不是從菜市場上買來的,而且本地水果販也很少買。即使有,聽說價格也不便宜。

我的家婆就在庭院種了這兩種水果,真的感恩,幾乎所有熟透的百香果和釋迦,全都進了小妞的肚子,只因為小妞超愛吃!!

每回看到餐桌上放着百香果和釋迦,小妞都會指指,意指要我們大人剝給她吃。

每次餵小妞吃,我都會嘗一嘗。百香果的果汁很甜,果肉有點酸。上網查看,原來它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,有我們人體所需的氨基酸,微量素等。

釋迦的味道就好像紅毛榴蓮,挺好吃,也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。

托家婆的福,讓小妞可以吃到這麼營養豐富的水果,感恩:)

2010年8月27日星期五

愛唱歌的小妞

小妞近來會哼歌,一邊拍手一邊哼歌.要不然就是邊走邊唱.

雖然聽不懂她唱的曲子,但是看她哼歌的開心模樣,我也挺開心:)這個時候,外子會頭痛,此妞長大後會不會選擇娛樂圈發展.

近來小妞愛聽一首<媽媽>的歌,歌詞簡單有意思,如下":媽媽 你是一顆大樹,我是樹上的小毛蟲,我每天吃樹上的葉子,媽媽沒有怨言.

媽媽 你是一顆大樹,每天不停長出新葉子,使我茁壯,使我成長,媽媽 我們感恩你".

小妞是從姑姑認識這首歌,因此每次當姑姑開手提電腦時,都會跟姑姑說"媽媽,媽媽".言下之意,就是要姑姑放這首歌給她聽.

每當她認識一首新歌,我都必須要先會背歌詞,以便可在她睡覺或情緒不佳時,馬上唱給她.屈指一算,我已經會背十五首英文和中文兒歌.

她讓我重新走回以前年輕時代背流行曲歌詞的日子~~

娃娃

圖中的娃娃都是小妞的親密玩伴。熊貓和五顏六色的毛毛蟲是四姨送的,右二的小娃娃是二姨送的,右一的JOJO則是表哥小時的玩具。

對了,還有一個小小的Teddy Bear也是表哥留下的。哈哈,有了這些玩具,小妞不愁沒人陪她玩鬧。

熊貓和小娃娃則是她的最愛,她愛坐在熊貓身上,要不然就是把它拋在地上或拿來“惜惜”(sayang-sayang)。

小娃娃呢,她愛抱着它睡覺或把它掛在衣裳的背後。有時還會假裝餵它吃東西或喝水。

這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的娃娃,依稀記得有一隻褐色的熊娃娃,還有塑膠制的洋娃娃,會對著洋娃娃或熊娃娃說話,想起來也真好笑。

看看她玩這些娃娃,樣子挺開心的,希望這些娃娃能陪她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。

P/S;坦白說,我還真不捨得給她玩那隻可愛的熊貓,尤其看到白白的毛髮骯髒,還挺心疼:P

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

小女人




日前,小妞的姑姑為她買一對粉紅色小髮夾。不過,她似乎還不習慣頭髮上別著這小玩意兒,很快就把髮夾拿下。

雖然如此,她還是會對着電視熒幕照鏡瞧瞧。

2010年7月10日星期六


不知是自戀,或是好奇,小妞對能反射其身影的東西,都會看看下及笑笑。
接着,會向鏡中的自己打聲招呼“嗨”。

有時,會對着玻璃鏡跳跳舞,唱唱歌。
有時,會看着玻璃鏡,瞧瞧自己吃東西的模樣
有時,會對着玻璃鏡,望望身邊的親人

當她開始對着鏡子梳頭綁頭髮,扮美美的時候,表示她长大了,
也意味著做母親的我,有多層擔憂,
擔憂女兒的心思想些什麼。

不管是自戀或好奇心,望著鏡中的自己,我相信小妞會喜歡自己,愛自己....

2010年6月9日星期三

孩子的歌舞秀


孩子的爸對孩子許下“三不”願望,不可進入政治界,媒體界及演藝圈。

其實孩子的未來,豈能是父母親所能掌控?至多也是在孩子耳邊碎碎念,
聽不聽是一回事,至少我是個例子。

我的父親希望女兒們從事專業領域,然而只有小妹達成父親的心願,當醫生去也。
因此,父母親到老還是擔心其他女兒生活過得好不好。

對於自己的女兒未來,身為人母的我,也開始想東想西。女兒還正牙牙學語,我就煩惱她以後的教育該怎麼辦等等,終於知道孩子始終在父母眼中還是個“小孩子”。

看到自己的女兒拿着手電筒,對著玻璃櫥櫃鏡子唱歌跳舞的模樣,我是感到開心,
因為女兒是多麼開心這麼玩。

這樣玩着玩着,會不會玩出興趣,真的不知道。現在的她是處在模仿階段,她瞧見大人們看到她的表演,笑得那麼開心,她也樂此不疲。

或許她體內留着媽媽的夢想基因。




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

总是还有人以为妞妞是男孩,这也难怪。在某程度上,妞妞的女孩look还未完全显现出来,尤其是她出生时的模样,还挺像男孩。
随着岁月的流逝,妞妞的又长又卷的眼睫毛,更为明显,也开始像女孩。只是她那趣怪,调皮的表情及行为,有点像男孩,哈哈。

2009年9月24日星期四




现在的妞妞可不像以前那么乖乖的,躺在怀抱中拍照。总是爱动来动去,还要动脑筋逗她看镜头及笑笑。

不过,她不看镜头的自然样子是最好看的,总是不经意捕捉到她不同表情,严肃的,扁觜的,沉思的.....。


小妞

已有4个月没有动笔写部落,记录妞妞的成长和自己的心情。
照片是最实际的东西,清清楚楚记录妞妞的笑,哭,乐及使坏的模样,
很多时候,没法可用言语形容,
每日都会翻看妞妞的照片,感觉就像是在身旁,
有时醒来时,还会呼唤“妞妞”的名字,感觉是不是很傻?

如今妞妞已8个月大了,感觉时间过得真快,
她的成长不断在变化中,每次回家看她时,总是给我很多惊喜。
遗憾的是,没法陪她在身旁,见证她的成长。

家公和家婆可以说是妞妞的第二个父母,
没有他们俩的照顾,我不知道该怎么办,
这点,我感到感恩,看到妞妞为他们带来的欢乐,
也感到欢喜,尤其是家公看起来很疼爱她,
也会用手机摄录她的一些成长过程。

现在她8个月大了,距离1岁,也只差4个月,
当前困扰的问题是,继续让妞妞在家乡成长,还是带她上来?
两者都有利与弊,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?

还差4个月,再让我慢慢想着吧